查看: 608|回复: 0

奥运冠军的内心独白:为女儿移居加拿大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4-8-19 10:07:21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鄉情是中國人特别看重的情愫,縱然你已經旅居他國多年,鄉情或愈發濃郁。昨天,青奧會河西國際博覽中心擊劍館裏,揚子晚報記者偶遇南京籍美國洛杉矶奧運會擊劍冠軍栾菊傑,談及故鄉,她一臉深情;推銷南京,她不遺餘力……
逢人便介紹家鄉 “推銷南京,我做得很棒”
偶 遇栾菊傑的場合有點混亂,因爲當時栾大姐不停地與國際劍聯的官員們握手擁抱。人太多,聲音也雜,栾大姐的英文記者沒聽懂幾句,不過多次提及的一句記者聽懂 了,“It's my city,I was born here。”是的,每每遇到自己的國際朋友,栾菊傑都會介紹自己是出生在南京,爲她的家鄉舉辦青奧會而驕傲。
揚 子晚報記者正欲上前自我介紹,一個身影從背後給了栾菊傑一個大熊抱。熊抱來自國際劍聯賽事總監鄂潔,她也曾是中國女子花劍的代表人物。鄂總監頗爲風趣: “請打住,不用介紹,我知道你是南京人,這裏是你的故鄉。”随後兩人又爽朗地大笑,擁抱在一起。結束寒暄,栾大姐與記者聊了起來,她說:“我人常年在加拿 大,可心仍在家鄉。南京能舉辦青奧會對于我來說是一件非常值得驕傲和自豪的事情,我告訴在埃德蒙頓的每一個朋友,青奧會期間,我一定要回來,爲家鄉加油助 威。”栾菊傑說到做到,青奧會尚未開幕,她就早早地回到了南京。
  
2014818225046840.jpg
  
栾菊傑“推銷”南京不遺餘力。
“說實話,沒有人讓我 扮演南京推銷者的角色,我是不自覺地接過了這個角色。這兩天,我接待了很多國際朋友,推銷南京,我做了很多,自認爲也做得很棒。”栾菊傑說。談及剛剛結束 的青奧會開幕式,栾大姐說她特别驕傲,因爲從國際友人的反饋來看,大家都覺得開幕式已經完美到不可思議了。
帶着遺憾回家 “女兒能參賽,就完美了!”
如今,已經56歲的栾菊傑依然直爽、熱情,頗有當年的風範。不過,此次回南京,栾大姐幸福中也帶着點遺憾。
“現 在年齡大了,徹底打不動了,但是我女兒差一點就圓了我的青奧夢。”栾菊傑告訴記者,一直跟着自己練擊劍的二女兒此前參加了青奧會的選拔賽,“她太想去南京 參賽了,她說這也是我跟她共同的夢想,訓練也特别積極刻苦,選拔賽上,她太緊張了,怕輸,結果在8進4的比賽中輸掉了,失去了參加南京青奧會的資格。說實 話,如果女兒能回南京參加青奧會,就太完美了!”栾菊傑告訴記者,一開始她跟女兒都感到遺憾,不過,既然是家鄉的盛會,即使不以運動員的身份參賽,她們也 可以回來爲南京加油助威,雖然遠在加拿大,但是他們一家都爲家鄉驕傲和自豪。
日前, 由南京青奧組委主辦的“南京青奧會體育啓蒙項目啓動儀式暨擊劍文化推廣活動”,在栾菊傑的母校南京市雙塘小學舉行。栾菊傑認爲,青奧會的舉辦讓國内青少年 以及他們的家長參加體育運動的觀念有所改變,“以前可能會有家長覺得練體育是學習不好的孩子的出路,或者會影響學習,不務正業。其實在加拿大,很多學習好 的孩子都參加體育訓練,我在擊劍俱樂部帶的學生,很多都學習不錯,也能長期堅持訓練,我還經常會帶他們出去打比賽,他們都很開心,成績好壞無所謂,關鍵是 過程。”
栾菊傑說,“學習和體育運動其實是相輔相成的,四肢發達的孩子頭腦一定不簡 單,身體發育跟智力發育是相互促進的。青奧會上還有那麽多文化教育活動,這更加激發青少年的全面發展。”栾菊傑認爲,南京青奧會是一件對于中國來說非常有 意義的事情,因爲青少年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未來,他們的成長關乎每一個人,“教會他們如何用健康的體魄、樂觀的心态、不屈的精神去面對每一個挑戰,我想這 才是最重要的。”
移民有難言之隐
“選擇移民,其實是爲女兒”
既然如此愛國,如此愛家,爲祖國立下赫赫戰功的栾菊傑爲何在90年代選擇了遠走加拿大?
在 家鄉記者面前,栾菊傑說出了隐藏在内心幾十年的難言之隐。原來,1991年大女兒的出生,促使栾菊傑做出了移民的決定。當時已是大齡産婦的栾菊傑憧憬過很 多做母親的快樂。但女兒出生後,即被送進了特護病房。醫生告訴她,孩子心髒不好,可能将來智力也有問題,無法像正常孩子一樣說話。如遭雷擊的栾菊傑心如刀 絞。但當醫生建議說你們可以選擇不要這個孩子,可以送給相關機構撫養時,栾菊傑堅定地回答:能生就能養,再怎麽也是自己的骨肉。
加拿大政府對殘疾兒童的撫養有特别完善的資助政策:孩子18歲以前無論親生父母撫養,還是請人撫養,政府按月都有補助;18歲以後,則完全由政府負責其生活 起居。這種情況下,栾菊傑選擇了入加拿大籍。大女兒長得很漂亮,兩歲之前沒什麽異樣,但到了5歲就接受了兩次手術,至今體外都挂着心髒起搏器。後來,栾菊 傑又生了二女兒、小兒子,但她最多的愛都還在大女兒身上。在參加奧運預選賽期間,因爲醫生說女兒的心髒起搏器随時将要更換,她幾度想放棄比賽。
栾 菊傑告訴揚子晚報記者:“我的兒女心其實很重,現在我教孩子們運動,是想讓他們知道,體育是好勝的,需要艱苦的付出、堅強的毅力和不懈的堅持。我當然也希 望自己的孩子将來能參加奧運會,畢竟那是世界一流好手的最高競技舞台。但他們是否要以此爲事業,我看并不重要。他們應該有自己喜歡的生活。”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法律申明|用户条约|隐私声明|小黑屋|手机版|联系我们|www.kwcg.ca

GMT-5, 2024-6-28 22:19 , Processed in 0.031893 second(s), 19 queries , Gzip On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01-2021 Comsenz Inc.  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